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

104.11.25 土壟師來了~

好久沒有更新教學部落格的內容了,
因為黃老師近期實在太忙了,
忙著學校的工作也忙著博士班的研究工作,但是今天這個活動太棒了~
撥空把手邊的照片上傳,也做個簡單的紀錄。

首先,要介紹一位響噹噹的人物—阿華師
厲害的人,需要一點動態效果
當初會知道阿華師是因為這個集資網站https://www.flyingv.cc/project/5854
覺得那麼好的活動,一定要大力支持,
支持之餘也詢問了有沒有機會進到福和國中,
沒想到阿華師也一口答應了這個的活動,
更多關於阿華師與土壟的故事可以看他的粉絲專頁「從泥土到嘴唇」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romearthtomouth/?ref=ts&fref=ts

接著就是今天的活動了,
這是土壟,阿華師親手製作而成的
外面由桂竹做成,裡面是紅泥土製成的
阿華師透過土壟來說明從稻穀到稻米的過程,
發下一顆顆稻穀,讓學生們來看看稻穀到底長得什麼樣子


請學生撥撥看,把稻殼剝開來看看裡面是什麼
看來要把稻殼剝開沒有那麼容易喔~
同學們很專注地在剝 
可以在時間內,剝好5顆稻米的人舉手
後來阿華師很貼心的幫同學們計算時間,
發現最快的同學要剝好一顆稻米至少需要8秒鐘的時間,
換算成要剝好一碗飯的量需要7-8小時。
古時候的人因為知道這樣很麻煩,
加上當時科技並不發達,
但是當時的臺灣人是以米作為主食,
因此發明了「土壟」這樣的工具。

示範土壟的操作方式

出來的稻米,透過「吹」把稻殼去掉,不過我們的老祖宗發明了別的工具使這個動作更加簡便
經過阿華師的示範之後,
接著就是讓同學們來體驗土壟囉~
先來段影片吧


我跟老師們討論覺得土壟真是一個神奇的工具,每位同學站上去之後,笑容都出來了



還有更多的照片,等實習老師給我之後
我在統一放上來。

剛剛有提到一個神奇的工具,可以讓稻穀自然地消失掉,
就是他~風鼓機

喜悅從同學的臉上一覽無遺
真的很感謝阿華師的入校巡迴,
讓同學們可以感受到最原始的感動,
自己阿公、阿嬤的當年要透過這樣的歷程才能得到一碗米飯,
讓學生們可以更珍惜盤中飧。

也預祝阿華之後的收割與巡迴活動順利,
如果有機會也希望可以再到福和國中來爆米香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