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

101.01.22 特殊教育的傳統與創新

話說在除夕寫這樣的文章好像有點沉重,
但我想把一些省思在新的一年前做整理是有別有風味,
因為新的一年就是新的開始,整理之後再出發會有新的動力。

最近看書看到了一則故事我覺得很有趣,故事是這樣的:
佩姬新婚後第一次請父母來家餐聚,主菜是一塊方形火腿。她的夫婿在餐桌中分火腿時問佩姬,為何在烘焙火腿時要先把尾部切掉三或四吋。佩姬很驚訝的回答:「我不知道,但是媽媽始終如此做。」
桌上的人立即向佩姬的母親望去,他似乎有點迷惑的答道:「我媽媽也是如此切的,難道其他人不如此嗎?」
第二天佩姬打電話給祖母,問她為何家中要把火腿尾部切掉。祖母回答說: :「我也始終這樣做,因為這是我母親的做法。」
配機的曾祖母依舊健在,他在接到電話後終於揭開了這個謎。原來她的女兒(佩姬的祖母)小時候學烹飪時,她們剛好烘焙了一塊大方型火腿,而家裡的烤具裝不下,所以必須要在尾端切下一塊來才能放入烤具。他的女兒學到此招,但不知所以然的傳授下去。

以上的故事簡單的說明了"傳統"的由來,
傳統在心理學上還有另外一個關於猴子的故事礙於版面就不多說了,
有興趣的話我改天再說那個故事;
之所以引這個故事來說明是想表達傳統沒有錯,
傳統讓我們不會去省思、不會去創新這句話不代表創新一定好
像近年來流行e化教學、電腦資訊化教學,
每個老師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搭配電腦、網路、資訊這才是"符合潮流",
但並不代表教學一定要有電腦,
資訊是輔助教學,讓教學內容更豐富,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,
而不是有電腦來上課就是創新,用得不好不如不要用

每個人都有他的教學風格,就跟切火腿的故事一樣,沒有所謂的對錯、是非,
如果把這個故事續寫下去,我會試著這樣嘗試寫:
佩姬後來發現火腿不切也能烤,於是在下次與父母聚餐的時候,
她嚐試把整隻火腿放入爐中,結果他的母親大聲的斥責她"妳怎麼可以這樣烤呢?"
但是佩姬沒有多解釋堅持用自己的方式把火腿烤出來,
最後在聚餐中母親發現其實整隻火腿烤出來風味沒有減少,反而加快了烤的速度,
礙於面子與堅持問題他不願意稱讚這樣的結果............

故事的續寫其實有很多種方式,
特殊教育在民國51年在台北市中山國小成立第一個啟智班至今,也有50幾年的發展,
傳統的教法有他的好處,創新的教法也有他的好處,
但不要搞成畫虎不成反類犬。
教學不是比輸贏,應該也沒有所謂的輸贏,
每個老師能進到現在的地方,進行教學一定有他們的可取之處,
或許每個人對於教學投入的心血、時間與力氣不一,
但求每個人對得起自己的職業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